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会员信息    浪潮云海推出多元算力评估在线计算器
创建时间:2025-05-13 09:30

浪潮云海推出多元算力评估在线计算器

智算时代,多元异构算力场景需求爆发式增长,一云多芯成为异构资源纳管和应用支撑的关键技术。随着产业发展逐渐聚焦一云多芯场景下更高效、高质量的算力使用,屏蔽底层异构芯片差异进行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如何通过算力量化调度,实现应用跨架构等价迁移成为技术实现的关键。

浪潮云海创新推出多元算力评估在线计算器,支持单机算力评估和多机算力对比,通过内置整机算力智能评估模型,可一键计算异构设备的“通用性能调度指数”,得出整机设备算力值,对应用迁移过程中所需算力进行量化,保障应用跨架构高效适配与自由迁移,也为用户设备选型和规划提供可靠算力依据。

 

一云多芯需求升级,应用等价迁移亟需算力量化评估

当前,AIGC、科学计算等场景应用呈爆发趋势,驱动数据中心CPU、GPU、FPGA等多元异构算力共存格局不断加深,作为异构资源全域纳管和应用支撑的关键技术,一云多芯第一阶段多芯资源混合部署和统一调度的目标已基本实现。随着产业发展重心转向高效能、高质量算力应用,一云多芯已从基础资源管理向应用迁移阶段升级,即在实践中面对不同架构算力资源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多方面的差异,将算力资源“量化”和“标准化”,保障应用在不同架构同一算力值水平基础上能实现平滑迁移,实现应用的一致性体验,帮助用户从纷繁复杂的算力平台中进行设备选型和规划。

应用跨架构等价运行主要面临“功能等价性”和“性能等价性”两方面挑战。功能等价性挑战,指异构处理器指令集的差异带来的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跨架构可运行性难题;性能等价性挑战,主要指异构处理器性能差异导致的应用响应异常或性能波动等。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算力量化评估模型,为应用在跨架构运行时提供资源分配(例如CPU、内存、副本数等)的依据,成为保障其在不同架构下等价运行的有效方法。《一云多芯算力调度研究报告》指出,算力量化是实现应用等价迁移的基础,应当从算力调度出发,建立多层次的算力衡量体系和标准化的算力调度架构,从而降低应用适配改造成本,提升资源弹性供给效率。

 

浪潮云海多元算力评估在线计算器:整机算力量化比较

浪潮云海推出的多元算力评估在线计算器,以整机性能模型为基础,使用智能化的计算工作流对影响整机性能的因子进行综合计算,定义了通用性能调度指数(GIPS,Generic Index for Performance Based Scheduler),得出整机设备算力值,对迁移过程中所需算力进行量化,保障应用跨架构高效适配、自由迁移与性能调优,为客户多芯平台选型提供可靠参考。

算力量化的第一步,是建立整机性能模型。基于神经网络优化数值分析方法,结合测评方法与专家经验,形成整机算力计算引擎;再结合设备的CPU、内存、硬盘、网络带宽等基础性能,以及大数据,OLAP,OLTP类等应用性能,得到相应算力指标;最后通过工作流输入至智能计算引擎进行综合运算,得到整机算力指数。例如,将服务器1、2、3接入到云平台中,平台智能引擎会自动计算不同CPU架构的算力值,从而实现一云多芯算力调度场景的整机性能评估,通过量化应用跨设备跨架构迁移所需算力,可避免部分在线测评的额外开销,实现跨架构资源封装规格的快速推理。

浪潮云海多元算力评估在线计算器,可在线进行单机算力评估和多机算力对比,用户只需输入整机配置,即可快速获取整机算力值;选择算力对比,通过加号新增对比机型,可同时评估不同架构配置的整机算力并导出报告,为多芯平台设备选型及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算力评估的目标,是实现应用在云平台上跨架构的等价运行,因此浪潮云海进一步强化云平台的分层管理调度能力。

■ 在基础设施层,平台可进行不同厂商、不同架构的一云多芯管理,并形成统一的视图管理,不同厂商但CPU架构相同的设备可形成统一资源池,并基于云平台软件来屏蔽底层差异性,减少多厂家同架构的资源孤岛问题;

■ 在资源层,平台基于算力评估模型,构建算力自动测算和上报机制,精准评估物理机/虚拟机/pod等不同类型资源的算力值,并对算力测算工具进行容器化封装,避免对操作系统的依赖;

■ 在应用层,基于算力值和坐标下降、步长优化等方法,平台可自动调整应用迁移前后的资源容器配置,动态调整目标架构上的资源封装规格或副本数,保持应用总算力支撑不变,使得应用跨架构切换后的性能指标(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不降低,从而实现等价调度。

 

在多元异构算力场景需求爆发的背景下,浪潮云海多元算力评估在线计算器为用户实现应用的跨架构等价迁移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应用的等价迁移,降低应用适配与改造成本,提升资源弹性供给效率,加速推动算力标准化与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