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在中央部门、央企、地方财政部门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
财政部近日发布通知,印发了《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选取部分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地方财政部门(以下统称“试点单位”),从2025年初至2026年底,组织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这一举措释放了多重重要信号,对于我国数据资产管理工作乃至整个数字经济领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信号一:数据资产价值得到高度认可
财政部此次试点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对数据资产价值的认可达到了新的高度。数据资产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具有非实体性、依托性、可共享性、价值易变性等独特属性,但其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却不容忽视。财政部通过试点探索有效的数据资产管理模式,旨在激发数据资产的潜能,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数据资产价值的深刻认识,也为后续的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号二: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将不断完善
《方案》明确提出,试点将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重点环节展开,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流程,形成数据资产管理全过程工作指引。这意味着,通过试点工作的推进,我国将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数据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规范数据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数据资产的利用效率,还将为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信号三:数据资产管理和应用将走向规范化
在试点过程中,财政部将指导试点单位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负责人,及时反馈试点过程中的问题,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管理经验。这将有助于推动数据资产管理和应用的规范化。通过试点探索,我们可以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数据资产管理模式和经验,为后续的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同时,规范化的数据资产管理和应用也将有助于降低数据资产价值应用风险,保障各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
信号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新动力
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的开展,将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通过优化数据资产配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试点单位将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等关键环节展开工作,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数据资产的价值和利用率,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信号五:数据资产“入表”工作将加速推进
作为数据资产“入表”的纲领性文件,《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各地企业稳步推进数据资产入表探索,数据资产价值不断释放。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财政部此次试点方案的发布,将有望对数据资产“入表”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试点探索有效的数据资产管理模式和价格形成机制,将有助于推动数据资产价值确认与评估、提升财务报告质量与透明度、促进数据资产的有效利用与流通。
信号六:央地协同将加强数据资产管理
在试点过程中,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将牵头会同部分试点单位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央地协同。这将有助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数据资产管理工作。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实地调研、重大问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方式,财政部将有效指导试点单位开展工作,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管理经验。这种央地协同的工作机制将有助于提升数据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来源:数据资产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