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中国移动、华为分获中国专利金奖
12月24日消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专利“金奖”评审结果出来了,今年的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30项,中兴专利、中国移动专利、华为专利均获得金奖。通信业获金奖数目的占比高达10%,这意味着通信业专利在质量上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金奖的授予,是对中兴、中国移动和华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的高度认可。上述3项金奖专利发现均解决了5G很大技术难题,极大增强我国5G国际竞争力,应用成效均相当显著。
1、中兴
中兴此次获得金奖的专利再次突破了5G系统共性技术难题、极大提升了提升了5G通信效率与质量、加速了5G的部署和商用进程。
中兴通讯第十一次摘得“中国专利金奖”荣誉。极化编码为全球5G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前,随着5G技术的普及以及对更高带宽需求的增长,传统的固定长度编码方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而中兴通讯此次获得金奖的专利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悉,相关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待发送比特序列的速率匹配,实现了基于极化编码的任意长度比特序列的传输。这就意味着,该专利提出的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认为通过速率匹配技术解决了极化编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长度限制问题,使得极化编码能够更灵活地应用于各种场景中,极大地丰富了极化编码的应用范围。
中兴通讯提出的这项技术方案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长度的比特序列,并且保证了即使是在非标准长度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编码效率和解码性能。这意味着是在5G甚至未来的6G网络中,该技术都能够确保高效的数据传输,同时降低误码率,极大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此次获得金奖的专利解决了5G灵活帧结构中的反馈挑战、极大提升了5G网络性能与用户体验、加速了5G的部署和商用进程。
在5G新空口系统中,灵活帧结构的设计使得每个子帧的格式(上行、下行、未知)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配置。这种灵活性虽然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效率,但也带来了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ACK(确认应答)/NACK(否定应答)反馈时序的复杂性。5G公众号注意到中国移动此次获得“金奖”的专利解决了因ACK/NACK反馈时序不确定可能导致的 PDSCH 传输效率降低问题,优化了系统资源分配和利用,提高了频谱效率,增加了网络容量,更好地满足了5G网络对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低延迟的要求。
通过优化ACK/NACK的反馈机制,该专利中的技术能够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延迟和错误率,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5G公众号认为这对于提升5G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吞吐量、时延、可靠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不同业务对数据传输的差异化需求,其灵活的ACK/NACK反馈方案可根据具体业务的特点和要求,动态调整反馈时序,5G公众号认为实现了资源的精准配置,提高了5G网络对多样化业务的承载能力和适应性。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需要高效、可靠的通信支持。5G公众号认为该专利的提出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5G技术在各个领域(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的广泛应用,为社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3、华为
华为此次获得金奖的专利,5G公众号注意到解决了5G部署难题、提升了5G与4G的兼容性、加速了5G的部署和商用进程。
为了加快5G NR的部署并最大化现有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此前业界普遍考虑将6GHz以下的LTE频段重新分配给NR使用或让两者共享同一载波。然而,频带重新划分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不仅需要协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策差异,还要考虑到NR与LTE之间的邻频干扰问题,这无疑会延缓NR的实际部署和商用时间。相比之下,通过NR与LTE共享载波的方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NR的快速部署,同时满足覆盖和移动性需求。
尽管NR与LTE共享载波能够加速5G网络的建设,但由于这两种技术采用了不同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如果直接共享载波,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子载波间干扰,进而影响双方的性能表现。因此,当它们在同一频率范围内工作时,可能会因为子载波不对齐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华为此次获得金奖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不同子载波映射方式所引起的潜在干扰问题。注意到可使得在不影响现有LTE服务的前提下,NR可以更顺利地融入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中,并且能够在相同的频带上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认为这对于运营商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使得他们可利用已有的频谱资产来部署5G网络,而不必担心会对现有的4G用户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