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2024年上半年北京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记者7月29日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获悉:2024年上半年,北京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算产业创新应用高地。
据介绍,自《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印发以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准确把握算网云一体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通信行业信息化、数智化核心优势,以科技力量推动首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伴随算力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度融合,北京通信行业算力综合供给水平快速提升。
今年以来,北京部署算力的脚步加快,释放出积极信号。6月25日,以“智算京彩 移动领航”为主题的2024北京移动算力网络大会举行,正式宣布中国移动算力中心北京节点投入使用。该节点位于北京昌平信息港算力中心,占地约57000平方米,部署近4000张AI加速卡,AI芯片国产化率33%,智能算力规模超1000P。
这是通信运营商在北京建成的首个大规模训推一体智算中心,未来北京移动还将在西城区、朝阳区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地布局算力资源,加速智算中心升级,形成“以北京为核心,辐射京津冀蒙区域”的超大智算集群,支撑高复杂度、高计算需求的百亿、千亿级大模型训练推理。
此前,北京联通在门头沟区打造的京西智谷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算力已经达到500P,可服务200余家中小企业和单位。该智算中心采用自主研发的联通云和“星罗”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实现了海量智能能力和多样性算力分布式调度。作为全国首个“政府+运营商”智算中心和北京市唯一全国产化自主创新算力中心,京西智谷为国产化AI基础软硬件提供公共算力,统筹实现数据中心、云计算与网络资源的深度融合。
北京电信则结合“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部署了800G超高速波分和以太网长距无损技术,将平台永丰、京津冀武清、亦庄瀛海等3个智算节点通过万兆光网进行互联,实现了算力运力协调发展。
随着北京通信行业不断进取,积极拓展算力业务发展,算力产业将向首都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渗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应用、新业态迸发出蓬勃生机。北京市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将切身体会到算力带来的改变。
接下来,北京将改变智算建设“小、散”局面,集中建设一批智算单一大集群,到2025年智算供给规模达到45EFLOPS;力争到2027年具备100%自主可控智算中心建设能力,到规划期末所有存量数据中心PUE值均不高于1.35。
从具体实施路径来看,北京将加快布局先进计算、软件工具、操作系统等算力关键技术,推动存算一体芯片、硅光芯片、量子计算、光互联、可重构网络、云原生等先进技术研发,加速算力新技术落地应用;构建以智能算力为主,新一代超算、云计算、区块链等多元协同的城市算力供给体系,打造内蒙古(和林格尔、乌兰察布)- 河北(张家口、廊坊)-北京-天津(武清)为主轴的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规划建设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需求的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推动大带宽、低时延的全光接入网络广泛覆盖,统筹建设重点算力中心直连网络,联通北京市主要算力资源,网络通信带宽达到400G以上、往返网络时延控制在1毫秒以内,推动实现环京200公里内重点算力中心间往返网络时延不高于3毫秒、北京至内蒙古和林格尔等西部节点往返网络时延不高于5毫秒等。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