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刘烈宏:解读数商发展
数商,全称为数据商数,是一个衡量企业数据能力和数据价值的新指标,其概念由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先行示范区——深圳提出。数商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交易的能力,以及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能力。
高数商企业拥有强大的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能力,能够将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资料,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增长。这些企业通过数据驱动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高效融合,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2023年11月25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全球数商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丰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等方面,数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国家数据局非常重视推进数商的发展。
“数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经营主体。当前,各方普遍认为,数商是以数据为生产经营关键要素的企业,既有从事数据产品开发、发布、承销和数据资产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的服务型企业,也有从事利用数据赋能相关产业,推动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的应用型企业,还有为数据采集、传输、管理等提供支撑的技术型企业,是数据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盘活数据要素价值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刘烈宏表认为。
刘烈宏表示,指出,服务型数商是数据流通的“推进者”,促进数据动起来。通过探索可信流通技术,提供数据质量评估、风险评估、合规交付等服务,为数据供需双方提供可信链接,推进数据高效流动。
应用型数商是数据价值的“转化者”,促进数据用起来。通过提供数据开发利用工具、数字化转型服务等,帮助千行百业挖掘数据价值,将痛点难点转化为新增长点,将投入成本转化为新的利润来源。
技术型数商是数据资源的“开发者”,促进数据聚起来。通过帮助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地采集、清洗、存储、传输和管理数据,让分散在不同系统、平台的数据,汇聚成标准化、可流通的生产要素,拓展数据来源,提升数据质量。
刘烈宏介绍,近年来,在各方大力推动下,我国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据上海数交所研究,从2013年至2023年,中国数商企业数量从约11万家增长到超过100万家。其中,传统数字化软硬件服务商依托长期积淀,将数据相关业务作为重点方向来抓,成为技术型、应用型数商的中坚力量。伴随着数据流通需求的增长,服务型数商应运而生,成为数据产业的新兴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