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通知】关于开展“党建+志愿服务”系列党建活动的通知
创建时间:2024-05-15 10:12

【协会通知】关于开展“党建+志愿服务”系列党建活动的通知

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

关于开展“党建+志愿服务”系列党建活动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协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结合当前党建工作要求以及协会今年的工作计划,协会流动党支部将联合协会监理单位-夕阳再晨党支部,以“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开展“党徽闪耀,志愿同行”系列主题党建活动,并以此推动协会和会员单位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现将协会主题党建活动方案发给大家,欢迎会员单位积极参与。

联系人:周绍红,13671237167

 

北京通信信息协会
2024年5月15日

 

 

“党徽闪耀,志愿同行”

2024年北京通信信息协会主题党建活动方案

 

为落实上级党组织党建工作精神,拓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渠道,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北京通信信息协会流动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联合协会监事单位——夕阳再晨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党徽闪耀,志愿同行”志愿服务主题党建活动,促进党建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同向发力、融合共进。

一、服务平台与载体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2015年在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的综合性、枢纽型社会服务机构,常年开展政策解读、党建工作、社区治理、推广传统文化、基地运营、培训督导、策展办会等服务,在公益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公益品牌,成为互联网+公益创业的实践先锋和综合性专业社会服务机构的行业先锋,具体见附件简介。夕阳再晨党支部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专业的服务平台和载体,欢迎广大会员单位积极响应和参与。                                       

(一)科普教育基地

北京科学中心(原中国科技馆)是服务青少年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现实与虚拟结合的展示方式和技术,开展在科学普及教育、展示宣传科技成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

协会会员单位可以通过展板、视频、实物、讲座、互动、实验等方式,为公众普及前沿科技知识、高新科技成果和社会科技发展成效,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二)志愿服务认证

为激励和表彰协会会员单位的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志愿服务氛围、提升志愿服务聚合力,协会将为参与相关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在官方认证的“志愿北京”平台上记录服务时长,作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正式记录,并推荐参评星级志愿者、最美志愿者等荣誉,推报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全力推动“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二、近期活动方案

(一)“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宣传

组织协会会员单位走进北京科学中心,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宣传活动。

1、活动内容

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党员前往北京科学中心,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进场馆”活动。通过专题展示、科普讲解、互动实验、科技引导员等形式,引导青少年们深入了解科技研究成果和科学故事,让青少年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魅力,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2、活动形式

(1)前沿科技科普:协会党员依托自身专业优势,为公众提供深入浅出的科普讲座,介绍前沿科技知识。

(2)互动实验:协会会员单位在科学中心开展互动科学实验或技术展示,通过实验和演示,帮助公众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3)科技导览员:由协会党员作为科协中心的导览员,带领公众参观场馆的各个展区,讲解展品背后的科学原理。

3、活动时间:待定

4、活动地点:北京科学中心

(二)“党建新篇,智享未来”共建活动

为促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互动交流,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同志们扎根红色沃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党员,前往密云区金叵罗村,依托“青红驿站”开展系列支部共建和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内容

(1)理论宣讲

定期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党支部与金叵罗村党支部成员,在“青红驿站”开展党的理论学习和宣讲活动。

(2)科技助老

依托便民服务属性,定期前往“青红驿站”,开展科技助老活动,为乡村老年人及残障人士提供智能手机使用培训,解决他们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

(3)特色活动

依托“青红驿站”平台,开展“追寻红色影音”定期播放红色电影、纪录片等,通过影像资料带领党员和群众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结合当前电商直播趋势,利用“青红驿站”平台,开展“今天我主播”活动,组织党员们直播带货、推广宣传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活动时间:全年

3、活动地点:密云区翁庄镇金叵罗村

三、组织实施

1、协会将不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2、会员单位可以报名参与,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志愿服务活动”需求,定制专项活动方案;

3、协会流动党支部(秘书处)。

附1:夕阳再晨简介

附2:北京科学中心简介

附3:密云区翁庄镇金叵罗村简介

 

中共北京通信信息协会流动党支部
2024年5月15日        

 

 

附1:

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由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道德模范、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张佳鑫博士发起,于2015年1月在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的综合性、枢纽型社会服务机构,前身是成立于2011年的夕阳再晨助老公益组织。机构致力于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可持续发展模式解决社会问题,为各级各类政府单位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成立以来,常年开展政策解读、党建工作、社区治理、推广传统文化、基地运营、培训督导、策展办会等服务。

夕阳再晨汇聚了丰富的企业机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医疗健康、新闻传播资源,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中国区最具影响力奖、重阳盛典福寿中国荣获“福寿之鹿”奖、北京市第四届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金奖”、北京市最美慈善义工榜样团体等多个奖项,同时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CCTV新闻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公益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公益品牌,成为互联网+公益创业的实践先锋和综合性专业社会服务机构的行业先锋。

一、服务宗旨

行善立德,感恩奉献,以“守望桑榆、推动公益”为使命,致力于弥平数字鸿沟、帮助长者过上高品质生活,搭建社会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可持续发展解决社会问题。

二、愿景

实现“让长者过上高品质生活”的养老理念,成为中国养老专业化、集成化服务的领导品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弘扬社会责任,推动公益事业发展,接纳爱、传播爱、成为爱,让社会更加温暖,生活更加幸福。

三、夕阳再晨标志

夕阳再晨标志设计于2011年,标志表达的含义为让老人们更加了解并跟上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更好融入信息社会,消除其被单方照顾的无力感和被排斥在科技外的孤立感,体验科技、感受活力并体会温暖。

四、夕阳再晨标志

“夕阳再晨”表达了老年人虽然已经步入晚年,但仍有追求梦想与美好的力量。老年人通过掌握和使用信息科技,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成为“再晨”的夕阳,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夕阳再晨”项目,能达到老少互联、互帮互助的目的,呈现出“夕阳”“霞光满天”的盛景。

夕阳再晨的英文名称 “SEE YOUNG”不仅与“夕阳”同音,展现了老年群体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青春”气息,与此同时,焕发着成长为有梦想,有爱心,有能力实现公益梦想的青年志愿者们的朝气与活力,从而体现“老少互联,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含义。

夕阳再晨的品牌标志包含多层含义,首先,在颜色方面,夕阳再晨标志采用了五种配色,分别是黄、橙、黑、蓝、紫五部分,其中的黄色代表夕阳的颜色,而蓝色是代表现在互联网时代的颜色。其次,从外观上看,是一轮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焕发生机与活力,正是夕阳正在“再晨”的象征;同时,地平线以下的部分设计成带有经纬线的地球,这也是互联网形象的代表;从整体上看,黑线勾勒出的的边线是一个类似“e”的形状,紧扣着互联网e世界的主题;最后,整体的图标为一只眼睛的形状,代表着老年人对信息时代渴望与好奇,而夕阳再晨正为他们的愿望而不停奋斗。在夕阳再晨的陪伴下,老人们能够通过自己手里的智能设备与世界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附2

北京科学中心简介

 

北京科学中心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地处北京市西城区北辰路9号,位于北京中轴路沿线,占地面积共5.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35万平方米,展览展示面积近1.9万平方米,是面向公众的大型科普场馆。中心由1号楼特效影院,2号楼主展馆,3号楼科技教育专区(1-4层)、行政办公区(5层及以上),4号楼儿童乐园四栋独立建筑组成。

北京科学中心围绕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突出前沿科技、贴近百姓的科普内容,实施体系发展、创新提升的科普路径,实现科学传播中心、科技教育中心、科技交流中心、科技展示中心四大功能,发挥科普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创新成果展示基地的作用,努力建成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标志性科普场所。

 

附3

密云区翁庄镇金叵罗村

 

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位于密云水库主坝南侧1.5公里处,距密云城区10公里,距北京市区约70公里,村域面积7.83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1988.31亩,约占全镇基本农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现有村民1120户,3500口常住居民。村庄三面被浅山环抱,只有西边有一个口子。特殊的地理条件使村里孕育了深厚的次生黄土,自古盛产小米,被形象地称为“金叵罗”。金叵罗人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金叵罗献出了23名优秀儿女的生命。1951年6月,金叵罗的乡亲们响应政府号召,节衣缩食,努力生产,为抗美援朝前线捐赠小米7420公斤。在密云水库的建设热潮中,金叵罗采用腾村并户的办法,腾出半个村子供移民居住,奉献出3700亩优质耕地,为修建水库就近提供用土、砂石料。在这片热土上赓续着红色基因的乡亲们,从来不缺的就是干劲、闯劲和拼劲。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突出保水政治责任的同时,金叵罗坚持生态优先,农民主体,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积极开发乡村新价值为主线,吸引城市创客融入村庄,携手打造“生态农业+精品民宿+自然教育”的新空间,不仅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多元增长,更激发了乡村内生活力,推动了城乡要素融合。村“两委”班子的开放心态,加上“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的体制机制,为新农人返乡入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坚实的支撑。村两委将城市创客及经常为村庄出谋划策的专家顾问组成了金叵罗11队,从而实现组织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