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家视点    中国信通院敖立:2023年算网融合发展十大趋势
创建时间:2023-07-17 09:17

中国信通院敖立:2023年算网融合发展十大趋势

“2023年是我国算网融合从技术研究走向落地实践的关键一年,产业各方积极布局,市场规模潜力巨大。”7月11日,在2023算网融合产业发展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分享了2023年算网融合发展的十大趋势。

 

趋势一、IPv6+技术创新升级,助力运营商算网实践落地。运营商以IPv6+为技术底座,全面开展算力网络的试点部署工作,中国电信发布息壤算力调度平台,入选国资委年度十大超级工程;中国移动启动基于SRV6技术的算力网络多域融合管控系统,助力新型基础设施部署;中国联通上线“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平台,支撑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的数字化建设工作。

 

趋势二、在网计算提供计算新范式,存算一体大幅提升算力供给。借助硬件加速、业务隔离、协议卸载、安全增强等技术优势,在网计算能满足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智能交通等领域数据处理的高吞吐、低时延、低能耗需求,并有效解决分布式系统并行数据处理及网络流量激增的困境,推动网络从连接算力到感知、承载、调配算力的角色升级,助力算网融合纵深发展。目前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已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研究的前期工作。

 

趋势三、泛在算网服务体系正在形成,推动运营模式创新突破。泛在算网服务基于并网计算统一吸纳多方计算资源,通过自驱式、智能化编排调度,实现算网资源的泛在连接、一体供给和随需而取,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运营商从5G定制网+跨云调算等算网协同发展模式加速走向一体化的算网融合发展新模式。

 

趋势四、智算算力规模高速增长,高效支撑大模型行业落地。数字时代,机器视觉、知识图谱等AI单点技术加速向行业渗透,智能化场景在行业纵深发展。智能计算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方式,是汇集异构算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我国全面推进智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算力规模持续扩大,IDC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EFLOPS,预计到2026年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271.4EFLOPS。

 

趋势五、边缘计算融合创新加速,构筑行业落地关键环节。经过数年发展,边缘计算概念、架构已形成产业共识,全球基础设施部署加速,为技术融合创新与行业落地提供了必要的能力基础。当前,边缘计算与ICT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边缘计算产业落地的关键环节。从边缘计算到”边缘计算+“,融合化的边缘计算创新技术将满足不同行业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全面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趋势六、HPC与云双向奔赴,云化HPC迎来发展热潮。高性能计算“云化”是HPC集群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助推下,多媒体、电子、地理、科研、天气等垂直行业通过上云部署HPC行业应用,高性能计算云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HPC总体市场接近400亿美元,其中高性能计算云占比超过23%。

 

趋势七、隐私计算、区块链加速演进升级,保障算网交易全过程安全可信。隐私计算技术能力持续增强,构建算网数据隐秘传输的安全机制。区块链的产业活力不断释放,产业总体数量持续增加,信通院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9月,全球区块链企业已经接近7000家,我国区块链企业达到了近两千家。

 

趋势八、零信任关键技术走向成熟,构筑算网安全体系动态安全屏障。网络复杂性、互联性、无边界化增强致使算网安全需求升级,目前零信任技术已初步形成行业共识,为应对算网融合趋势下的新型安全挑战提供动态安全设备、产品和方案。零信任的基本原则是“永不信任、始终验证”,将推动算网安全体系架构从网络中心化走向身份中心化。敖立表示,目前零信任技术整体由初级阶段向优化阶段迈进,预计在未来5年内达到持续安全阶段。

 

趋势九、“东数西算”建设成果显著,数字经济设施底座效果明显。截至今年2月,全国新开工在建和完成建设的数据中心项目超过160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过110万标准机架,90%是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趋势十、超级计算开启互联新篇章,打造算力运维新模式。今年4月份,国家科技部启动“国家超算互联网”部署工作。超算互联网是以互联网的思维运营超算中心,并连接产业生态中的算力供给、应用开发、运营服务、用户等各方能力和资源,构建一体化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到2025年底,国家超算互联网将可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总体布局,有效支撑原始科学创新、重大工程突破等目标达成。

 


来源:通信世界